六百年故宫,每一个角落里,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;二十四节气,每一个习俗,都凝聚着古人的生活智慧。而故宫“遇见”二十四节气,再加上一群活泼可爱的故宫猫,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
《宫喵家族——故宫喵的二十四节气故事》便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,讲述了一群个性鲜明的猫咪在故宫里的有趣故事。这些宫猫是以生活在故宫里的猫为原型塑造的原创形象,每一只宫猫都有独立的“人设”,比如外表威严内心天真的“铁憨憨”鳌拜、身手矫健勇敢坚毅的“大内侍卫”大黄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金宝等。这一个庞大的“宫喵家族”,在故宫里体验着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,当然,也与乌鸦、老鼠等反派角色斗智斗勇,克服了重重困难。一年四季流转,二十四个节气过去,宫猫们不断成长,正如孩子们一样,变得自信勇敢、知识渊博、勇往直前、团结协作。
此套绘本的特点之一,在于将二十四节气的物候知识、习俗文化融入故事内容,将故宫建筑、文物藏品体现于画面细节。比如在《立春·寻友记》中,开篇绘制了清晨的紫禁城俯瞰图,之后由故宫玉兰花含苞待放为引子,体现出立春时节积雪消融、万物复苏的时节特点。宫猫们一起做春饼,邀请朋友聚餐,并得到了由鲁班描绘的一个个春牛造型彩蛋。除了再现故宫的建筑细节之外,猫咪的服饰都暗藏巧思,体现中国传统服饰特点。在领彩蛋这一画面中,每一个彩蛋上的图案都经过精心设计,既有宫廷纹样,也有书法名帖,让小读者在不知不觉中,便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熏陶。
在每一册的故事中,作者都注重情节与物候民俗知识的结合。比如,在《雨水·鸿雁来》中,雨水时节“鸿雁来”的物候现象,便与宫猫们遇到的“困境”结合在了一起:老鼠和乌鸦为了得到宫喵们的鱼,引诱馒头和大黄爬上了树,两只猫咪因为爬得太高而下不来,最后大雁终于赶来,两只小猫成功获救,乘着大雁飞了下来,还寻回了被老鼠偷走的鱼筐。在这样精彩有趣的情节中,小读者不仅收获了阅读的快乐,更学习了知识。
除了有趣的故事外,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,也能了解到许多古代生活常识。在《谷雨·品春茶》一册中,便描绘了宫猫们在一起泡茶的场景,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讲究,“要用茶则取出茶叶,再用茶匙将茶叶慢慢地投入茶漏中”“沏好的茶要先倒入公道杯”……在生动的画面中,小读者便了解了泡茶的详细过程,或许下一次的谷雨节气,小读者们便可以像宫猫一样,为自己泡上一杯新茶了。
为了帮助小读者们拓展视野,绘本还设计了相关知识拓展页,对节气相关的物候、民俗、建筑、博物、诗文、美食做了梳理和介绍。据介绍,书中每一处文字和画面细节都经过数次审核、查证,力求为小读者还原真实的故宫建筑、故宫文物,了解到准确的物候、习俗、博物知识。
目前,“宫喵家族”已出版了春、夏系列共12册。立夏五色饭,小满麦田游,芒种赛龙舟,夏至寻草药……在这个夏日,宫猫们依然在故宫里开心快乐地“忙活”着。就让我们跟着宫猫们一起在故宫里游玩,体验二十四节气之乐趣吧!(白杏珏)
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.2万亿元,总量稳居世界第二,同比名义增长10.3%,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.5%,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。
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观为指导,准确把握完善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,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。
习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,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。
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,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,用“大众话语”说清“理论话语”,理论才能真正变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。
“千万工程”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,以乡村经营为抓手,持续打通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转化通道,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。
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,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,通过融合、碰撞和创新,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。
我们仍需抢抓“十四五”应对窗口期,战略上保持定力,战术上灵活机动。在强化养老、托幼、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。
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,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,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,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。
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、最具创造性、最具能动性的要素,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。
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、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、一二三次产业结构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、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,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。
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,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,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。
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,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。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,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。
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,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、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。
十年来的网络立法,涵盖数字中国、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,辐射企业、社会组织、个体等各类主体。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。
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就业、拓展消费市场、创新生产模式、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。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,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。
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、文化因素、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,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、社会各主体之间,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。
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、思维方式、行为方式、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,社会关系和谐发展,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。
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,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,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。
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,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,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。
促进数字经济和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,既要推动影响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,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。